在千年术数体系中,六壬之所以被誉为“三式之首”,不仅因其历史悠久,更因其结构严密、逻辑缜密。不同于单纯卜卦或看象的方式,六壬建立了一整套演绎体系:从天地五行,到人事应期,其“课式”结构堪比微缩宇宙。
本篇文章,将带你剖析六壬最核心的几个术数学构成:四课三传、十二天将、课盘构成、应期与断法。帮助你从“看不懂”走向“看门道”。
一、六壬的本质:课式结构,不是卦象
六壬不同于《易经》中的“卦”或象数预测,它不是通过抽签、摇卦的方式得象,而是通过一个复杂而逻辑严密的“课式”结构。
- 所谓“课”,是指以天干地支为基础、结合年、月、日、时起出的命理结构;
- 所谓“传”,是课中的动变过程,用于演绎事情的发展阶段。
因此,六壬更像一场对时空局势的推演模拟,是基于阴阳、五行、天干地支等中国古代哲学而构建的模型推理系统。
二、六壬课盘的核心:四课三传
四课:课之本体结构,代表事情的“四维背景”
四课是六壬课式的第一层结构,由两个干支组合构成,一般称为“本课”与“用课”,合起来为“上二课”和“下二课”。
- 上二课:起自“年命”或“日干”;
- 下二课:起自“日支”或“时干”;
四课代表事件的起点、主因、表象、用神等。
例如:
上课一:庚辰
上课二:乙酉
下课一:癸丑
下课二:丁巳
这四个干支相互之间的刑冲合害、五行生克,即构成了事情的“骨架”和基本状态。
三传:事件发展过程的模拟
三传是从四课中演化出来的三步发展线索,用以推断事件的过程和结局:
- 初传:起因
- 中传:过程
- 末传:结果
三传的推取方法众多,常见的如:
- 涉害取传
- 昴星取传
- 从龙取传
- 伏吟反吟法
每种取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问题,需根据问事类别、课象特点灵活选择。三传如同戏剧三幕,从起因、转折、到结局,是六壬预测的“精华所在”。
三、十二天将:课式的“运行角色”
天将是六壬体系中极具特色的要素,被视为“课局运行的神祇”,十二天将对应地支循环,承担着不同象征意义。
天将 | 象征含义 | 常用象征 |
贵人 | 贵显、吉庆 | 官运、求职、恩宠 |
螣蛇 | 虚惊、口舌 | 恐惧、暗中干扰 |
朱雀 | 言语、文书 | 契约、诉讼 |
六合 | 和合、联姻 | 婚姻、合作 |
勾陈 | 土地、牢狱 | 房产、阻隔 |
青龙 | 喜庆、宴乐 | 财运、贵人 |
天空 | 虚耗、空无 | 空亡、失信 |
白虎 | 兵戈、灾伤 | 官司、病伤 |
太常 | 祭祀、典礼 | 丧葬、宗教 |
玄武 | 偷窃、隐秘 | 密谋、盗窃 |
天后 | 妇人、媒介 | 女性、贵妇 |
天罡 | 强硬、变革 | 军事、手段 |
每一课位(四课、三传)都会配有一个天将,通过“将乘”得知其象征意义,用于判断该位置上的事情性质。
四、地盘与天盘:课式的上下结构
六壬课盘中,分为“地盘”和“天盘”:
- 地盘:固定的十二地支(子、丑、寅…);
- 天盘:依据起课方法,在地盘之上旋转分布的天干或神将。
这有点类似“地球自转”和“星辰移动”的象征,天盘主事发,地盘主事成,两者之间的关系象征现实中的动因与落点、愿望与结果。
例如:
- 贵人将落在“巳”,表示“巳”方得贵助;
- 勾陈将落在“申”,表示“申”方有牢阻或土事。
五、应期系统:时间中的预测逻辑
六壬不仅推测吉凶,还能预判事件的“何时应验”。
应期计算主要依据以下几个要素:
- 三传所属地支对应时间(年、月、日、时);
- 四课中的冲合动变(如有刑冲即主应);
- 将乘之神的运转周期(如青龙在午应于午日);
- 用神生克有力/无力,对应迟应/速应
常见术语如:
- “三传重午,主午时应”;
- “末传克初,先吉后凶”;
- “初生中,中耗末,事败而无果”;
应期是六壬断课核心之一,也是最考验术者实战经验的部分。
六、六壬断课实例结构(简要)
举个简单问题:“我这份工作能顺利转正吗?”
- 起课得四课:
- 上课:庚辰 乙酉
- 下课:癸丑 丁巳
- 三传:丁巳 → 辛酉 → 壬子
- 将乘:青龙 → 勾陈 → 朱雀
解读:
- 初传丁巳(火)为当前状态,被金克(中传辛酉),说明过程有阻;
- 末传壬子(水)克初传火,主结局不利;
- 将乘为青龙起事、朱雀收尾,象征有贵助但受言语文书影响;
- 判断:若有上司或制度偏差,或签字环节出错,恐难顺利转正。
七、结语:逻辑比神秘更重要
六壬之术,从四课到三传,从将乘到应期,构建了一个完整的“天人事”模型。它既是一门术,又是一种严密的逻辑体系。越深入,越会发现它不是迷信,而是对时空因果的高度总结。